23.12.11

Interview with Cao Wen Gong Part 3

Third and final instalment of our interview with Mr Cao Wen Gong.
English translations may be coming up once yours truly feels a little less lazy.
First part of the interview can be found here.
Second part can be found here

Qn: 中國音樂有一種旋律的發展手法,叫合頭合尾。那它指的是不是樂曲中不同段落中的開始和結尾的材料的相同?那在傳統用法中,這個相同或類似的材料指的是固定的音,或一個音型,可以包括轉調嗎?算不算是合頭合尾

Ans: 合頭合尾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曲式結構的一種做法,你比如春江花月夜,前面那一句,和尾部,你看,它春江花月夜它十段對吧,這個十段呢,每段出來都差不多。合頭,它頭一樣,走走走,它往這邊走了,走了走了又回去了。第二段出來,走了走,它這麼走。就是它一個段落的起,起承轉合的起和合最後呢,它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,人聽了後有種穩定感。


Qn: 那一定要在同一個調嗎?

Ans: 你說這個問題我就不好講。因為中國在調式的解釋上,中國古代的音樂裡邊啊,轉調不是那種像現在的概念。它可能是轉,比如說啊,你按現代的這個,轉到下屬調了,嗯,它那個概念可能沒有。它可能音符變了還會回來。它那個轉調的概念不是很鮮明。它不能用,就等於現代的,很多現代的名詞解釋中國古典音樂,都不是很恰當。它解釋現代音樂可能很準確,解釋這個就不是很準確了。


Qn: 現在很多中國音樂,很多都借鑒了西方的樂理和創作手法,而這可能淡化了中國原有的一些創作特色,或者原有的一些音樂發展手法。你對這種趨勢有甚麼看法呢?

Ans: 你問這問題呢,不是問我的問題,是整個音樂界都在談論的問題。這是個大問題,生死攸關的問題。因為一個領土的寶位啊,有槍有炮就行,有錢就行。我的領土你侵犯不了,我有拿了槍。文化呢,同樣有個安全問題。文化的安全,所有的國家都意識到這問題。你比如西方,德國人,他要叫那大師級的指揮家,鋼琴家,到小學里去,給他們講座。為甚麼?他在把他的文化紮根。同時他要輸出。他鼓勵那些音樂家,你們到中國去,我給你錢。為甚麼呢?他去侵略,去宣傳。我們華夏文化面臨一個問題,我們接收的遠遠多於輸出的。我們對西方的接收幾乎是全盤的。西方對我們的接收,是百分之零。不對等。全世界沒有一個民族這麼開化的。你比如說日本,日本接收西方東西很多,不知道你們去過了沒有,日本全世界有的它都有。但我跟你講,它最珍貴的還是它那老一套。他的歌舞伎啊,他的邦樂啊,他的能樂啊,他就像博物館一樣保存著。你到韓國你看看,最得意的是甚麼?是民族音樂家。不是拉小提琴的。是吧?你到韓國啊,他那個甚麼肯德基麥當勞,他不讓你開啊。他保存他那泡菜。他有個文化保衛的問題。中國不然。中國幾千個麥當勞,小孩子都吃垃圾食品。現在意識到了。實際上我個人看法,不在別人侵略,在你怎麼保衛自己。音樂同樣這個問題。音樂呢,西方發展到現在,很多手法,你講說這派那派的,我個人看法,這純屬個人觀點,可能不對,比如說法國,法國的現代的作曲家呢,他是根在法國,法國最浪漫,最主意多啊,他的這個現代派的,法國詩歌,他有多少呢,不多。作曲家儘儘占一小撮,他們好像一百來人嘛,國家每年撥款給他們,撥多少款呢?讓你活著。過好了也不行,發達也發達不了。但我給你錢讓你活著,保存你這個品種。美國也是這樣。美國的主意也是相當多,但是你看美國九大交響樂團的節目單,你就會發現,百分之百是傳統的。因此我們的作曲家頑強的表現是他自己。應該,你想到受眾。你寫個曲子給誰寫的。比如我寫的曲子給你寫的,你聽,現在的作曲家他多必想表現我自己多高強,多偉大,我技術多高,你聽不聽是你的事兒。所以本身它這種音樂,它慢慢脫離群眾。脫離群眾呢,它就沒有土壤,它可以自我封閉。我給評價到一等奬,甚麼獎我都拿,但是上演律是零,誰都不演。有這現象嗎?啊,聽說哪個作品金質獎章,啊國際比賽金質獎章。我們學校有個學生,我開玩笑說,我們有個女學生,迷迷糊糊地,說曹老師,我寫了東西你幫我看看。一點兒甚麼都不懂的,後來我們就,比如這個音域不對,這不對那兒不對,編制告訴你啊,一個管子,一個青衣,青衣就是唱戲的,再一個薩克管,一個鋼琴,一個甚麼,就不着調的那些東西。我們家那過幾天啊,"曹老師,告訴您好消息。我呢在紐約比賽得金獎,呵呵呵...全額報送美國,你看就莫名其妙。那個音樂怎麼大家都覺得可笑,怎麼能演呢?不能演嘛,它行。但是這個呢,是一個暫時的,或者是它是一個品種。我對現代派的音樂,我是這麼想,就像每個人對美的追求,不一樣。但是呢,實在的發展到最後終歸,要一個美學生大概的一種認同。人類有認同感,比如說,打個比方,我和你們就有差距了。我女兒穿的褲子,破的,我回家佬逗她,我說咱們家怎麼這麼窮啊,幹嘛穿那破褲子?你老外了,這比那好褲子貴多了!呵呵...是吧?她覺得那個美。我看街上的女孩子穿那個鞋,一個紅的一個綠的,褲子一個長一個短。對於我審美觀念啊,她有病,是吧?對青年來講,時尚。就對美的概念。現代派音樂也是,可能出現一個噪音,哦好啊,今天感動我了,這音樂太好了。我聽甚麼呀,這大街上的噪聲,我不願意聽。就每個人對審美的概念不一樣。但是呢,最終,最終到終了,你看啊,男人還就是那套西服,存下來了。儘管一百年了,這西服沒有大的變化,還那樣。重要場合,還是兩個顏色,白的黑的。對吧?不是那穿得奇奇怪怪的,你假如那個奧巴馬弄個紅頭髮,你就不可想象了。就是傳統的美。音樂也是這樣。最後你發現,真正打動你的是甚麼?那真正打動你的,還是那些傳統的。傳統它都在發展,但是它不是天天有的啊。比如說我們這十年可能出了好作品,後人把它列為傳統。不是我們今天隨隨便便說貝多芬好,柴可夫斯基好,不是啊。你會出現柴可夫斯基,但是不是天天有的啊。現在呢,我不敢說現在現代派的從業人員怎麼講的,我就覺得應該更多的考慮到我們受眾。就是我們,比如說我們今天演這個,由我們宣傳的意思,從主觀的講,我在弘揚華夏文化,我在做一件善事,從另外一個角度,我就希望你們來買票看。因此我要對你們的胃口。同時我要把我的意圖告訴你。假如我不管你的意圖,我就說我這樣,那你不買票,你不來看。是不是,它就有這個問題。我想音樂呢,這些藝術家,如果想做得好一點,還是要踏踏實實走進社會,寫出一個好旋律不是一代人的問題。他們有一種說法就是浪漫派時期,浪漫派後期,已把旋律寫光了,你寫不出好東西了。所以乾脆咱們小邪門,跺著腳啊,拍拍桌子啊,扣兩下啊,叫幾聲,這叫音樂,實際上跟音樂無關,它不美。不是說現代派不好,他有些技法很好。實際上現代作曲人,傳統作曲人,大家都在努力往前探索技法。都在探索技法。不是說誰不探索誰探索。都在努力。但是努力有方向,為誰,我為群眾,受眾努力,我把音樂做得更好聽,更美不是做得你不想聽。


Qn: 那西方和中國對作曲的概念可能有些不同嗎?中國的音樂好像比較沒有突出個人,突出那作曲家的這個思想概念?

Ans: 有。它文化不太一樣,但這個作曲呢,畢竟是個人的,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。任何作曲家,只要寫出歌來,就是他的。他對美的感受,在作曲裡面都有。他不會主意你的感受。他只主意我奏這個音樂你能不能接受。你對美的追求,我不問。我不問這個。就像現代人一樣,我在這兒演出,我可不管你喜歡吃甚麼,那是你的事兒。但是我覺得這是好吃,我介紹給你,這是我喜歡吃的。


Qn: 這中國音樂會不會好像比較允許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,再自己創作?西方音樂比較嚴格,作曲家寫這個東西你演奏者就不許更動任何一個音符。

Ans: 這個是一樣的。這個是啊,作曲家有幾種,我都見過,有的作曲家他一字都不能改,比如我指揮一個作品,是你寫的,這句我聽不好,我說這句能不能去掉,不行。這種工作程序都是一樣的,有了個人的性格就不允許別人改。一個字兒都不許改。你改了我就不演奏了。還有一種呢,西方有個很偉大的作曲家,聽音樂會,聽完了,哎呀,這曲子奏得真好,誰寫的?啊你的!啊!他寫的他自己,就是,允許你改。就是他自己對他自己的作品特別寬容。隨便你們改,怎麼改都行。往好的改。他相信你往好的改。有的作曲家就是一個字都不許改,你改一個字我就告你。這個跟個人的性格。這個可不是說西方東方的,都有。我們都見過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